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优点如下:

(1)模式:模式也称为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

优点:描述了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为所有用户提供了数据的共同视图。

(2)外部模式:外部模式是也称为用户模式。

优点:描述了本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可供数据库用户查看和使用。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以及与特定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部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3)内部模式:内部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

优点:数据库只有一个内部模式。
这是对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的存储方式及其在数据库中的表示形式的描述。

数据库包含的三级模式分别是什么

数据库的三级分配是外部调度;指概念性规划和内部规划。
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健壮的架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就是外部模式;它具有概念模式和内部模式,有效地组织和组织数据,提高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用户级别与外部规划对应;因为概念层面处理的是概念规划,而物理层面处理的是内部规划;允许不同级别的用户创建不同的数据库视图。
所谓视图维度;学习观点和数据;理解和理解意味着它是数据库在用户“眼睛”(即不同级别的用户“看到”的级别)中的反映是不同的。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组于1978年提出标准化建议,将数据库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用户级为用户或应用程序程序员;面向构建和维护数据库的人员的概念面向系统程序员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