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出男生人数,平均年龄,女生人数,平均年龄.sql语句

SQL,全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专为数据库设计的语言,用于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包括数据查询、更新、管理和维护。
同时,它也是存储数据库脚本的标准文件格式。
SQL语句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中查询语句是最常用的部分,无论是基础还是复杂的数据库查询,都离不开SQL。

以VFP6 数据库为例,常见的SQL语句包括:
CREATE:用于建立新表。

ALTER:用于修改现有表的结构。

INSERT:向表中添加新记录。

UPDATE:更新表中的记录。

DELETE:删除表中的记录。

DROP:删除整个表。

SELECT:用于查询表中的数据。

在本任务中,我们需要使用SELECT语句,其基本语法结构(同样以VFP6 为例)是: sql SELECT [ALL|DISTINCT|DISTINCTROW|TOP] { | table. | [table.]field1 [AS alias1 ] [,[table.]field2 [AS alias2 ] [,…]]} FROM table_expression [, …] [IN external_database]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ORDER BY …
任务要求我们使用一个名为“学生表”的表,该表包含“性别”和“年龄”两个字段。
根据要求,我们需要编写的SQL语句是: sql SELECT 性别, COUNT() AS 人数, AVG(年龄) AS 平均年龄 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性别
该语句的作用是统计每个性别的人数和平均年龄,结果可以在VFP6 中通过图形界面进行验证,具体操作见附图(图片支持放大查看)。

Django基础(24): aggregate和annotate方法使用详解与示例

在Django中,面对那些涉及字段计算、分组或排序的复杂数据库查询任务,aggregate和annotate方法成为不可或缺的高级工具。
熟练运用这两个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查询性能,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资源浪费。
本文将详细剖析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及具体案例。
aggregate方法主要针对查询集中的特定字段执行统计运算,并返回一个字典结果,支持诸如平均(AVG)、计数(COUNT)、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和求和(SUM)等聚合操作。
比如,要得出所有学生平均年龄的数据,可以执行以下代码:Student.objects.all().aggregate(Avg('age'))。
另一方面,annotate方法适合于先分组再进行计算的场景,它能给查询集增添额外的统计字段。
比如,计算每位学生爱好项目的数量:Student.objects.annotate(Count('hobbies'))。
此外,annotate方法可以与filter、order_by和values等其他方法灵活结合,以适应各种数据处理需求。
例如,根据学生名字分组并统计他们的爱好数量:Student.objects.values('name').annotate(Count('hobbies'))。
综上所述,Django的aggregate和annotate方法是高效处理复杂查询的利器,掌握它们将使你的查询操作更为高效和灵巧。
如果你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类似的挑战,不妨尝试运用这些高级查询技巧。

你好,我想问下,现在有张Student表,要求按照表里的SEX属性分组查询,并求平均年龄AGE,语句怎么写啊?

当你的年龄字段是日期格式(如XXXX-XX-XX)时,之前的方法就不管用了,得换成这个:selectsex,avg(now()-年龄)as平均年龄fromstudentgroupbysex; 这个查询会按性别对学生分组,算出每个性别的平均年龄,用的算法是现在的时间减去年龄字段值。
但如果年龄字段直接存的是数字,那老方法就行,用这个:selectsex,avg(年龄)fromstudentgroupbysex; 这条命令也会按性别分组,算每个性别的平均年龄。
不过要注意,“年龄”这字段名可能跟你表里的不一样,得改改。
比如表名要是Studen,就得把student换成Studen。
这里用的是MySQL的now()函数拿当前日期,算年龄。
要是用别的数据库,可能得换种日期函数。
分组前要保证年龄字段类型对,这样才能算对平均年龄。
要是年龄是日期类型,得转成数字或算出差值才行。
用的时候,你可能还得根据需求调整结果,比如按性别排序,或加点别的统计信息。
最后,建议查之前先检查数据,确保准确,免得算出错的平均年龄。

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及其出生年份 (数据库)

1 . 查询学生姓名和年龄信息。
2 . 检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编号。
3 . 获取年龄大于1 9 岁的所有学生信息。
4 . 查询指定专业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5 . 查询性别为男且年龄大于1 9 6 岁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6 . 查询姓名以“王”开头的学生姓名、学号和性别。
7 . 查询姓名不包含“王”字的学生姓名、学号和性别。
8 . 查询姓名不包含“_佳”字的学生姓名、学号和性别。
9 . 查询年龄在1 8 至2 5 岁之间的学生姓名、年龄和专业。
1 0. 查询年龄不在1 8 至2 5 岁之间的学生姓名、年龄和专业。
1 1 . 查询姓名为王涛的学生的所有信息,并关联其专业信息。
1 2 . 查询专业编号为001 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1 3 . 查询专业编号不为001 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1 4 . 查询专业成绩大于8 0分的学生信息。
1 5 . 查询专业编号为001 的学生学号和成绩,按成绩降序排序。
1 6 . 按年龄降序和按专业排序查询学生信息。
1 7 . (此处内容缺失) 1 8 . (此处内容缺失) 1 9 . 统计学生总数。
2 0. 统计存在成绩的学生总数。
2 1 . (此处内容缺失) 2 2 . (此处内容缺失) 2 3 . 部分题目因不确定答案,故未列出。

数据库已知出生日期求平均年龄

1 . 在SQL查询中,若要选取年龄最小的三个学生,可以使用SELECT TOP 3 FROM student ORDER BY age ASC。
这里的TOP 3 指定了只选取前三条记录,而ORDER BY age ASC确保了这些记录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序的。

2 . 在SqlServer中,您可以通过应用YEAR函数来基于出生日期计算个体的年龄。

3 . 要在Excel中计算年龄,请先切换到E2 单元格,然后输入公式=(TODAY()-D2 )/3 6 5 完成输入后按回车键,E2 单元格将显示计算出的年龄。
接着,将光标移至E2 单元格的右下角,直到光标变为黑色十字形。
向下拖动光标,以此选择所有需要计算年龄的单元格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