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主要有哪几种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分类: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1概念数据模型:面向用户,从用户角度建模。

2结构化数据模型:面向并用于DBMS实现的计算机系统。

2E-R图:

1E-R实体关系图是概念模型的可视化表示工具,它包括实体、关系和。
联系人属性和方法有一对一(1:1)、一对多(1:N)和多对多(M:N)。

2E-R模型图既表示实体,又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不与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打交道。

3层次模型:

1层次模型采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2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多对多关系。

4网络模型:

1使用网络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关系的模型。

2网络模型的子节点和父节点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的,这种关系必须命名。

5关系模型:

1关系模型是当今最常见的数据模型之一。

2关系就是一张表,关系数据模型由多个表组成。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体现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视角。
以内部模式为框架组成的数据库称为物理数据库;以概念图式为框架构成的数据库称为概念数据库;以外部模式为框架组成的数据库称为用户数据库。
⑴物理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实际存储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数据的集合。
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处理过的对象。
它们由位串、字符和字组成,由内部模式中描述的命令操作进行处理。
⑵概念数据层。
它是数据库的中间层,是数据库的整个逻辑表示。
它表示各个数据的逻辑定义以及数据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存储记录的集合。
这是关于数据库中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
它是数据库管理员意义上的数据库。
⑶用户数据层。
它是一个用户可以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
它代表一个或多个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数据集的集合。
不同层次的数据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来转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