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6.6怎么用命令配置ip

1安装过程中,来到设置主机名的界面,左下角有网络配置。
如图所示。
点击进入。
2进入网络连接后,我们点击:Systemeth0,然后点击:编辑。
如图所示。
3、然后先勾选:自动连接,然后点击设置IPV4,如图。
4、方法处:将自动改为手动,如图。
5然后,单击“添加地址”,如图所示。
61.在地址栏中输入IP地址。
2.默认子网掩码是24,这已经是正确的,但您也可以输入:255.255.255.0,或根据您的子网进行更改。
3.在网关处输入您的网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是路由器的IP地址。
4.在DNS服务器之后,输入您的DNS。
如果有多个DNS,请用逗号“,”分隔。
如图所示,只需确保将其完全关闭即可。
END安装系统后的命令界面。
方法一设置网络IP地址。
很多情况下,Centos系统是通过命令来管理的。
如果安装系统时没有设置IP地址,则只能通过命令行设置。
当然,对于专家来说,这很容易!但对于新手来说,太大了,哈哈!简单说一下我的操作吧。
首先登录账户,使用命令ifconfig检查IP配置。
结果如图所示。
2.没有找到任何信息。
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你还没有设置!然后正常使用VI命令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命令: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ht0。
这里的ETH0指的是第一个网卡接口。
如果您的电脑(服务器有多个(请区分))3、进入VI编辑模式时为空。
左下角有提示是新(添加)文件。
如图。
您然后就可以按照格式写入内容了:1.按“ESC”返回VI命令2.输入:“:X”保存退出4.不过,很多时候,就这样了。
很难记住文件的内容里面的,而且打字的时候很容易出错,所以这里给新手一个建议:我们先设置一个临时的IP,就是重启后丢失的,命令是:ifconfigeth0192。
168.1.103(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输入),如图5这时我们首先检查网络IP配置,如图。
图6临时IP设置成功。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最常用的ping来测试网络是否连通,如图。
互联网也是开放的。
7、网络连接上之后你就明白了。
哈哈,你可以使用其他工具来登录和设置,比如putty、SecureCRT和WINSCP等,至少可以复制粘贴,而且WINSCP更方便,就像WINDOWS一样。
操作。
图中是腻子。
下面解释一下网络配置文件的内容:DEVICE=eth0TYPE=EthernetUUID=58d64342-6bca-4156-8d4b-3bb092190644ONBOOT=yesNM_CONTROLLED=yesBOOTPROTO=noneHWADDR=00:15:5D:01:44:11IPADDR=192.168.1.103PREFIX=24GATEWAY=192.168.1.251DNS1=202.96.128.86DNS2=8.8.8.8DEFROUTE=yesIPV4_FAILURE_FATAL=yesIPV6INIT=noNAME="Systemeth0"解释如下:1、对应网卡设备别名,如ifcfg-eth0文件中的eth02,网络类型:EthernetUUID表示UniversallyUniqueIdentifier,这里可以忽略。
3、ONBOOT=自动加载NM_CONTROLLED和BOOTPROTO,这里可以忽略。
4.HWADDR=00:15:5D:01:44:11网卡MAC地址(这是我的,不要复制)5.IPADDR=192.168.1.103网络ip地址6.PREFIX=24子网掩码24位7GATEWAY=192.168.1.251网关地址8,DNS1=10.203.104.41主DNS地址9,DNS1=10.203.104.41备份DNS地址

半自动化的安装CentOS系统

这个测试不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因为更先进的自动化安装软件已经取代了这个测试,所以这个测试只是为了从低层次了解Linux安装,了解刚刚学到的知识。

首先我们看一下拓扑图!

简单解释一下拓扑图,首先在服务器端启用http服务,在http默认目录下创建两个目录ks和x86_64,并将光盘镜像上传到/var/www/html进入/x86_64目录,将准备好的ks.cfg文件复制到服务器端的/var/www/html/ks目录中。
创建isolinux来启动客户端(实际上是从CD镜像中提取isolinux目录并使用iso文件恢复)。
在客户端安装isolinux,通过局域网安装CentOS6.6x86_64。

(1)先创建ks.cfg文件

CentOS6安装完成后,会在下创建。
/root是Anaconda-ks.cfg文件,该文件基于CentOS6安装程序Anaconda,包含所有键盘类型、语言、时区、分区和软件包首选项。

如果我们想创建一个anaconda-ks.cfg文件,我们可以引用这个文件进行某种修改,然后使用system-config-kickstart程序创建相应的文件。

安装system-config-kickstart

[root@node-2~]#yuminstall-ysystem-config-kickstart

启动system-config-kickstart程序

使用xshell4远程连接终端启动system-config-kickstart建议安装XmanagerEnterprise4软件,这样Linux系统中的软件就可以在本地终端打开。
只需在命令行中输入system-configuration-kickstart命令即可。

更新完成后,在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输入上面ks.cfg的名称,选择保存位置,点击保存按钮。

查看刚刚创建的文件,添加一些内容,因为有些命令需要手动添加,相关信息请参考REHL官方信息。

[root@node-2~]#cat/var/www/html/ks/ks.cfg

#platform=x86,AMD64,orIntelEM64T

#version=DEVEL

#Firewallconfiguration

firewall--disabled#安装后重新启动和重新启动系统时选择关闭防火墙

#Pressratherofupgrade

>

install#选择安装类型作为安装

#使用网络安装

url-url=http://172.16.9.21/x86_64/#使用HTTP通过网络安装服务

repo--name=CentOS--baseurl=http://172.16.9.21/x86_64/--cost=100

#repo--name=FedoraEPEL--baseurl=http://172.16.0.1/fedora-epel/6/x86_64/--cost=1000

#Rootpassword

rootpw--iscrypted$1$jLn8z9P1$ff07gV9CfXmz1Q0NEOmAw/#管理员root密码,分配加密

#system权限info

auth--useshadow--passalgo=sha512#认证方式,使用sha512加密方式

#Usegraphicalinstall

graphical#使用图形界面安装

firstboot-禁用

#Systemkeyboard

keyboards#选择的键盘类型是我们

#系统语言

langen_US#语言是英语是

#SELinux配置

selinux--disabled#关闭selinux

#不配置XWindowSystem

skipx#忽略XWindowSystem配置

#安装级别

logging--level=info#启动级别为文本

#重启后安装

Reboot#安装后重启系统启动

#系统时区

时区亚洲/上海#系统时区为亚洲/上海

#网络信息

#network--bootproto=dhcp--device=eth0--onboot=on

#Systembootloaderconfiguration#表示可以传递给内核的参数

bootloader--append=crashkernel=autocrashkernel=autocrashkernel=autorhgbquiet--location=mbr--driveorder=sda

#Partitionclearinginformation

clearpart--all#以下是对磁盘进行分区的操作。
是的,这里用的是LVM

zerombr#磁盘没有分区,对磁盘进行分区

partition/bot--fstype=ext4--size=200

partpv.008002--size=61440

volgroupvg0--pesize=8192pv.008002

logvol/--fstype=ext4--name=root--vgname=vg0--size=20480

logvolswap--name=swap--vgname=vg0--size=2048

logvol/usr--fstype=ext4--name=usr--vgname=vg0--size=10240

logvol/var--fstype=ext4--name=var--vgname=vg0--size=20480

%post#加载后执行的脚本

%end#Scriptend字符

%packages#安装时需要安装处理包和包组

@base

@basic-Desktop

@中文支持

@client-mgmt-tools

@core

@desktop-platform

@fonts

@general-desktop

@graphical-admin-tools

@legacy-x

@network-file-system-client

@perl-runt电子邮件

@remote-desktop-clients

@x11

-ibus-table-canjie

-ibus-table-erbi

-总线表-wubi

%end#包和包组的最后一个字符

(2)安装并启动http服务

[root@node-2~]#yuminstallhttpd-y#安装httpd服务

[root@node-2~]#servicehttpdstart#http服务start

starthttpd:[ok]

[root@node-2~]#netstat-ntlp|grep80#查看启动状态,http端口tcp端口80

tcp00:::80::*LISTEN2008/httpd

(3)挂载CD镜像

挂载CD镜像并将其放入光驱如果您使用的是虚拟机,请将CD-ROM文件添加到虚拟机的CD-ROM驱动器中,然后选择“启用”。

[root@node-2~]#mkdir/var/www/html/{ks,x86_64}#创建ks,x86_64目录

[root@node-2~]#mount-r/dev/dvd/var/www/html/x86_64/#将光盘镜像以只读模式挂载到/var/www/html/x86_64/挂载

[root@node-2~]#mount|tail-1#查看挂载状态

/dev/sr0on/var/www/html/x86_64typeiso9660(r)o)

(4)将ks.cfg文件复制到/var/www/html/ks目录

[root@node-2~]#cp/root/kscfg/var/www/html/ks/

[root@node-2~]#ls/var/www/html/ks/

ks.cfg

(5)启动isolinux

在/tmp/下创建cdrom目录并将光盘镜像保存在其中,将isolinux复制到/tmp/cdrom目录下并使用mkisofs命令创建iso文件。

[root@node-2~]#cd/tmp/#更改/tmp目录

[root@node-2tmp]#cp-r/var/www/html/x86_64/isolinux//tmp/cdrom/#复制isolinux到/tmp/cdrom目录

[root@node-2tmp]#lscdrom/#复制结果请参阅

isolinux

[root@node-2tmp]#mkisofs-R-J-T-v--no-emul-boot--boot-load-size4--boot-info-table-VCentos6.6X86_64bootdisk-bisolinux/isolinux.bin-c

isolinux/boot.cat-o/root/boot.isocdrom/#boot.iso文件运行

[root@node-2tmp#ll/root/boot.iso#查看iso文件制作状态

-rw-r-r--1rootroot39866368Apr1713:39/root/boot.iso

(6)将生成的boot.iso文件下载到on。
本地电脑,可以通过Xshell4自带的Xftp将boot.iso拖到桌面。

(7)新建一个虚拟机,磁盘空间为120G。
进入BIOS,进入启动选项,将第一启动项改为光驱,虚拟机就会重新启动。

(8)当出现如下图所示的CentOS安装选择界面时。

此时按ESC键,因为我们只有引导加载程序,没有安装程序所需的软件包。
文件并使用http服务执行CentOS6x86_64的远程安装。

进入开机命令提示符,输入linuxip=172.16.9.34netmask=255.255.0.0gateway=172.16.0.1ks=http。
填写完条目172.16.9.21:80/ks/ks.cfg后,回车开始安装isolinux中的微内核vmlinux和initrd.img文件,并开始CentOS的自动安装。

提示:

启动命令行中输入Linux表示使用CentOS图形化安装,需要512M以上内存。

ip、netmask用于标识网关本地网卡IP地址、掩码和login用于指定ks.cfg文件的位置,后面依次是http、ftp、nfs、https,DVDDriver使用的不同服务的地址可能会有所不同:

DVDdriveks=cdrom:/path/to/kickstart_file

HTTPServerks=http://server_ip:port/path/to/kickstart_file

HTTPServerks=https://server_ip:port/path/to/kickstart_file

FTPSServerks=ftp://server_ip:port/path/to/kickstart_file

NFSServerks=nfs:server_ip:/path/to/kickstart_file

安装CentOS高级版:

通过上面的安装,我们发现每次都需要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以及ks.cfg文件的路径,这样才能使ks.cfg文件进入isolinux引导。
它允许主机在网络环境中自动发现自己。
知识产权地址,所以我们只要将isolinux制作的光盘插入光驱,然后等待Centos6x86_64即可。
简单画个图:

要实现它,我们只需要修改上面的内容,进行如下修改即可;

(1)复制ks.cfg。
文件到/tmp/cdrom/目录

[root@node-2tmp]#cp/var/www/html/ks/ks.cfg/tmp/cdrom/ks.cfg

[root@node-2tmp]#ls/tmp/cdrom/

isolinuxks.cfg

(2)修改ks.cfg文件,启用网络DHCP服务,使卡自动分配IP地址。
要获取它,请将以下行添加到上面的ks.cfg

#networkinfo

network--bootproto=dhcp--device=eth0--onboot=on#file#删除已有的;

(3)切换到/tmp/cdrom/isolinux/目录,更改isolinux.cfg文件

[root@node-2~]#cd/tmp/cdrom/isolinux/#切换到/tmp/cdrom/isolinux/目录

[root@node-2isolinux]#chmodu+w*#给所有文件添加修改权限

[root@node-2isolinux]#vimisolinux.cfg#编译isolinux.cfg文件,添加到附件后ks=cdrom:/ks.cfg

labellinux

menulabel^Installorupgradeanexisingsystem

menudefault

kernelvmlinuz

appendinitrd=initrd.imgks=cdrom:/ks.cfg

(4)重新创建isolinux启动镜像

[root@node-2isolinux]#cd/tmp#to/tmp目录换

[root@node-2tmp]#mkisofs-R-J-T-v--no-emul-boot--boot-load-size4--boot-info-table-VCentos6.6X86_64bootdisk-bisolinux/isolinux。
bin-cisolinux/boot.cat-o/root/boot.isocdrom/

(5)下载/root/boot.iso到本地桌面,安装系统重新启动所使用的虚拟机,选择InstallorupgradeaneexistingsystemaccountCentOS6.6x86_64。
cfg文件,您可以将ks.cfg文件直接插入发行光盘中,实现根据您的需要自动安装。

总结:

本次测试并不是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只是为了了解CentOS的安装过程,因此可以手动安装isolinux来引导和配置CentOS。
安装镜像和ks.cfg,通过http服务实现CentOS系统的半自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