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目录结构

标准Linux目录结构:

/

root---Linux启动时使用的一些基本文件。
比如操作系统内核、Grubbootloader等。

home---存放普通用户的个人文件

ftp---所有用户服务

httpd

samba

user1

user2

bin---系统启动时需要的可执行文件(二进制)

sbin--可执行程序的目录,但大部分都是保存的命令与系统管理相关。
只有root权限才能运行

proc---虚拟,存在一个Linux内核镜像,保存所有内核参数和系统配置信息

1---进程号

usr---用户目录,存放用户级文件

bin---几乎所有用户都会用到的命令,也与/bin、/usr/local/命令一起存在bin

sbin---系统管理员,与用户相关,例如大多数服务器程序

包括---C/C++头文件存放目录

lib---数据程序修复

local---本地安装的软件存储位置

man---手动创建的目录

info---文档信息

doc---杂项包文档信息

tmp

X11R6---用于保存运行所需的所有文件的目录X窗口。
该目录还包含运行GUI所需的配置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lib---根文件系统目录下程序和核心模块的通用库

modules---可加载模块,系统崩溃后需要重新启动的模块

dev---设备文件目录

etc---配置文件

skel---主目录已创建,正在初始化目录

sysconfig---网络、时间、键盘等配置目录

var

file

lib---中的文件系统运行时此目录会发生变化

local---安装在/usr/local中的程序数据会发生变化

key---文件使用外设或特定文件,锁定它和其他文件暂时无法访问

log---日志日志

execution---合法的系统操作信息

spool---打印机、电子邮件、代理服务器的假脱机目录,

tmp

catman---缓存目录

mnt---临时用来挂载系统文件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这个目录是空的,当我们要挂载分区时,我们在这个目录下创建一个目录,然后将我们想要访问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这样我们就可以访问其中的文件了。

tmp---临时文件目录,系统启动后的临时文件存放在/var/tmp

lost+found---系统修复文件时恢复的文件

/:根目录一般情况下,根目录中只存放目录。
目录,不保存文件,/etc、/bin、/dev、/lib、/sbin必须放在与根目录同一分区

/bin:/usr/bin:可执行文件目录二进制文件,如常用命令ls、tar、mv、cat等。

/boot:设置Linux系统启动时使用的一些文件。
/boot/vmlinuz是Linux内核文件,/boot/gurb.建议单独分享,大小分区大小为100M。

/dev:存放Linux系统下的设备文件,访问该目录下的文件相当于访问一个设备正在挂载光盘mount/dev/cdrom/mnt。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的目录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
d、修改/etc/X11、/etc/sysconfig、/etc/xinetd.d配置文件前记得备份。

注意:/etc/X11存储与xwindows相关的设置。

/home:系统用户的主目录当添加新的用户帐户时,用户的主目录~代表用户的主目录,~test用户的测试访问这些外部设备它与访问文件或目录。
例如:我们在系统中写入:cd/dev/cdrom就可以看到光驱上的文件了。
同样的方式,我们输入:cd/dev/mouse来查看与鼠标相关的文件。
在这个目录下,有一个空设备,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您将文件或内容写入此目录,它们将永远不会被返回。
命令重定向包括:ls-al1list.right2/dev/null

/cdrom

第一次安装系统时该目录是空的。
您可以将CD-ROM文件系统挂载到该目录下。
例如:mount/dev/cdrom/cdrom

/etc

etc目录是Linux系统中最重要的目录之一。
该目录下存放着系统管理中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systemx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用户设置等我们需要用到的东西都在这个目录下。

/sbin

该目录用于存放系统管理员的系统管理程序。

/home

如果我们创建一个用户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会有一个对应的路径/home/xx,用来存放用户的目录home。

/lib

lib是library的英文缩写。
该目录用于存放系统的动态链接共享库。
几乎所有应用程序都使用此目录中的共享库。
因此,出现问题后不要轻易在此目录下进行任何操作,否则你的系统将无法工作。

/lost+found

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空的。
但如果你在工作时突然断电,或者你没有正常关闭设备,当你重新启动机器时,有些文件将不会在它们应该保存的地方,所以这些文件会将它们放在这个目录中。

/mnt

该目录通常为空。
您可以在此目录中临时挂载其他文件系统。

/proc

在该目录下可以获取系统信息。
该信息位于内存中,由系统本身生成。

/root

如果您以超级用户身份登录,这是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tmp

用于存放运行各种程序时创建的临时文件。

/usr

这是Linux系统中占用硬盘空间最大的目录。
用户的许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存储在这个目录中。

补充信息:

/根目录

bin是存放最系统上重要的可执行文件,Linux中常用的命令,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常用命令,如ls、su、mout

Boot在系统启动时保存内核文件和其他信息文件

dev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是特殊文件(Linux设备文件存放所有外部文件)。
视为一个文件。
也就是说,用户在代表外围设备的文件中的操作代表了外围设备的操作。
因此,/dev对于系统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要将软盘格式化为EXT2文件系统,应该这样做:mke2fs/dev/fd0

etc这是系统内存储配置文件的主要位置,一般是很文件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配置文件都放置在该目录下。
也就是说,系统配置主要是编辑该目录下的文件。
在该目录下,主要是文本文件,如inittab、lilo.conf

home这是普通用户默认的系统主目录的主目录,即普通用户的主目录设置为:/home/[userid目录]

initrd用于RAMDisk模式启动时挂载RAM设备文件

lib存放系统链接库文件。
如果没有这个目录,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lost+found文件系统恢复时使用

misc备用目录

mnt这是安装附加文件系统时系统提供的安装目录,例如作为安装软盘、光盘等它的主要目的是不破坏原有的目录系统结构

opt用于为所有用户安装一些文件或程序

proc这个目录中的文件实际上并不保存在磁盘上,该目录的文件系统称为proc文件系统,它是系统内核的镜像。
也就是说,该目录下的文件存储在系统内存中。
通过查看这些文件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还可以通过修改这些文件来改变一些内核运行参数。

root超级用户默认的根主目录对普通用户没有写权限。
一般情况下,用户文件都会被复制到自己的主目录下,以避免扰乱原有的系统层次结构

sbin和/bin一样,主要存放可执行文件,不过这里的可执行文件主要是给超级用户使用的管理系统普通用户几乎没有在其上运行程序的权限。
文件包括mke2fs、ifconfig等。

tftpbootTFTP(典型文件传输协议)默认服务器文件列表

tmp与DOS或WINDOWS的TEMP目录相同,存储在该文件夹临时文件

usr该目录是Linux系统上占用磁盘空间最多的目录,服务器、HTTP和FTP数据也存放在该目录的子目录。

/tmp和/var/tmp目录意义?

Linux没有删除不需要的文件的功能,但它会创建两个临时目录---/tmp和/var/tmp。
在这个目录中创建的文件不会被清除,但不会扰乱一般目录。
大多数系统在启动时都会清除/tmp目录;有些文本编辑程序会将当前编辑程序备份到/var/tmp中。
当系统崩溃时,它可以用来恢复数据。
要了解Linux,请阅读《这就是你应该如何学习Linux》一书。

Linux系统下/tmp目录下的临时文件怎么清理?

每次关机后都会清理/tmp下的文件。

如果要手动清理,清理时不建议使用rm-rf命令,有时可能会导致程序崩溃冻结。
推荐使用tmpwatch命令进行清理。

附上tmpwatch的功能及使用说明:

tmpwatch简介:tmpwatch工具从指定目录开始递归查找,并删除指定时间段内未访问过的文件。
tmpwatch通常用于清理用于临时存储文件的目录(例如/tmp)。
tmpwatch忽略符号链接,它不切换文件系统,仅删除空目录和常规文件。

tmpwatch语法:tmpwatch[-afqv][--test][过期时间][目录...]

tmpwatch参数说明:

-a或--all删除任何类型的文件。

-f或--force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其效果与rm命令的“-f”参数类似。

-q或--quiet不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v或--verbose显示命令执行过程的详细信息。

-test仅用于测试,并不实际删除文件或目录

示例:sudo/usr/sbin/tmpwatch-afv3/tmp(清除/tmp在三小时内没有被删除)小时)文件并输出结果)。

linux/tmp目录下的文件可以随便删除吗?

在Linux系统上,您可以删除tmp目录。
该目录用于存放临时文件,系统会自动清理使用过的文件。
以Redhat为例,Linux系统默认清理/tmp文件夹的时间为30天,30天内不使用的文件会自动清理。
Linux有两个主要的临时目录:/tmp和/var/tmp。
两者都用来存储临时文件,并且经常被程序用来存储临时数据。
这两个目录没有本质区别。
唯一的区别是系统清理目录中文件的默认时间不同。
默认情况下,10天未使用的文件将从/tmp目录中清除。
系统重启后该目录将被清除。
/var/tmp目录默认清除30天内未使用的文件。
如果您想了解Linux运维,请点击下方卡片领取免费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