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centOS7无法为boot/efi分区

安装centOS7时无法安装boot/efi分区的原因是BIOS设置问题。
解决办法如下:

准备材料:BIOS

1.启动机器时,按F12。
进入BIOS。

2.进入BIOS设置界面后,按左右方向键←→,选择【开始】。

3.再次按上下方向键↑↓选择【BootMode】。

4.按Enter键进入设置子项。
默认值一般是“自动”。

5.使用上下键选择“Legacy”,然后按Enter。

6.按“Enter”关闭设置框,返回主界面,然后按“F10”。

7.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Yes”,然后回车,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样安装时就不会遇到boot/efi未分配空间的问题了。

centos挂载硬盘命令VMware安装CentOS7添加硬盘方法

介绍一下,前两天你跟着小编学习了如何通过VMware安装LinuxCentOS7,显然小编说的是我们需要增加硬盘来解决问题,我们所有的程序和代码都应该放在这个新的上面硬盘里面,我们现在就开始吧~~添加硬盘,启动VMware,找到我们的TFLinux虚拟机,点击硬盘一栏,会弹出硬盘管理窗口,点击添加按钮,选择前面的添加磁盘硬度和创建虚拟机时一样,这里福哥设置的容量是80G,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调整大小(注意:分配的容量不会立即从硬盘空间中删除,因此您可以进一步调整。
单击“完成”,新硬盘将被添加。
选择新硬盘,单击“”)。
右下角“高级”选择“独立”选项,设置“始终”,将新硬盘设置为“独立”和“永久”硬盘,这样新硬盘的状态就不会改变。
受到虚拟机快照影响后,为了防止我们的软件或代码被覆盖恢复,新硬盘后面可​​以看到“永久”字样,在硬盘的界面上也可以看到“永久”字样。
虚拟机Linux上安装的硬盘已经添加完毕,我们需要进入Linux系统并安装它,这样就可以使用新的硬盘正常安装新的硬盘了。
虚拟机和真实服务器的方法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在真实服务器中,添加硬盘需要拧紧螺丝并拆卸服务器,而在虚拟机中,只需点击查看即可新机器。
进入Linux后,用ls验证一下,sd开头的文件都是硬盘设备(注:早期的硬盘也是以hd开头的),其中有sdb,就是我们刚刚添加的新硬盘。
硬盘分区已经找到新的硬盘设备了,可以使用fdisk进行分区了,下面是基本命令p:列出分区信息n:创建分区d:删除分区w:保存分区信息q:退出fdisk好了,福哥计划定制新硬盘Fullfor分区中,操作顺序为:p(显示分区信息)->n(创建新分区)->p(选择新分区为主分区)->p(再次显示分区信息)->格式化分区后w(保存分区信息分区)硬盘和设置,/dev/下会有一个sdb1。
如果有多个分区,就会有多个s。
对于设备文件从db开始,必须先格式化分区,然后才能使用新分区。
格式化命令为mkfs-text4【分区设备文件】。
这里的ext4是硬盘挂载最常用的非系统盘分区格式磁盘和分区挂载可以使用mount命令临时挂载,适合U盘等可插拔设备。
还可以使用/etc/fstab进行持久化安装,适用于新的硬盘设备。
通过vi编辑器查看fstab信息,在/etc/fstab末尾添加一行,将新硬盘挂载到/dev/。
/tongfu.net/tongfu.netdefault路径下的sdb1设置s00restart后,通过restart命令重新启动Linux,新硬盘才能生效。
我们可以对/tongfu进行写入,写入的内容将保存在新硬盘的网络目录中。

windows下安装centos7,分区时failedtoaddnewdevice

上一页将bootloader卸载到硬盘后,分区就正常了;

如果选择自动分区,/和/home将是LVM。
安装完系统后,需要在Win7中安装EasyBCD,添加NeoG启动擦程序,配置可能如下:

default0timeout8titleCentOS7root(hd0,2)****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分区Kernel/vmlinuz-3.10.0-229.el7.x86_64root=/dev/mapper/centos-root****root不是可能缺少initrd/initramfs-3.10.0-229.el7.x86_64.imgboot

由于每个人电脑分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以上是我的经验,仅供参考!

但是win7之后安装CentOS7后,双系统无需大幅改变MBR就可以成功共存,并正常启动。

Centos7磁盘分区

在讨论Centos7磁盘分区的步骤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环境。
本操作基于Centos7-X86_64-Omnething2009版本的Linux系统。
系统中添加了一个新磁盘,其设备名称指定为/dev/sdb。
要使用该磁盘,我们将使用fdisk命令对磁盘进行分区并创建一个主分区和两个逻辑分区。
在Linux系统中,首先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主分区是磁盘分区的基本单位,直接在硬盘上进行分区。
在MBR模式的第一个限制下,主分区的数量最多为4个,但在GPT分区模式下,主分区的数量至少可以达到128个。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总数最多可达4个。
扩展分区是主分区之外的分区,用于存储逻辑分区。
不能直接用于成型。
每个学习者最多可以拥有一个扩展部分。
逻辑分区与扩展分区分开,是内置于扩展分区中的分区。
接下来,我们准备磁盘分区。
首先通过虚拟机设置界面添加一种类型的SCSI硬盘,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磁盘,将磁盘大小设置为20GB,完成磁盘添加并重新启动虚拟机。
接下来我们使用fdisk命令对新添加的磁盘进行分区。
首先运行fdisk/dev/sdb命令,输入n创建新分区,然后输入p创建新主分区,除数为1,起始扇区为2048,分配大小为10GB查看。
生物状态的划分。
继续执行fdisk/dev/sdb命令,输入n新建分区,选择e扩展分区,将分区号改为2,系统默认值即可,查看扩展分区的创建情况。
然后执行fdisk/dev/sdb命令,再次回车创建新分区,选择逻辑分区l,坏扇区,目标大小为5GB,创建逻辑分区1。
重复以上步骤创建逻辑分区2。
最后输入w保存配置分区。
保存分区配置后,使用mkfs.xfs命令格式化主分区和两个逻辑分区,并执行mkfs.xfs/dev/sdb1、mkfs.xfs/dev/sdb5和mkfs.xfs/dev/sdb6命令命令。
配置完成后,我们创建data/usb1、data/usb2和data/usb3挂载点,将系统文件临时挂载到这些目录下,看看挂载是否成功。
此后,他们摧毁了这座山并进行了永久性的行动。
永久挂载时,使用blkid命令查找文件系统UUID,使用vi/etc/fstab编辑fstab文件添加挂载配置,并运行命令检查语法。
最后使用df命令检查/dev/sdb1、/dev/sdb5、/dev/sdb6是否挂载成功。
磁盘分区完成后,新添加的磁盘在Linux系统中有效使用,数据可以安全地存储在data/usb1、data/usb2和data/usb3目录中。
整个过程包括fdisk命令分区、mkfs.xfs命令格式化、挂载命令,保证磁盘资源的高效管理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