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scp远程拷贝文件及文件夹

1 . 将本地机器上/home/administrator/test目录完整复制到远程机器1 9 2 .1 6 8 .1 .1 00的/root目录。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cp -r /home/administrator/test root@1 9 2 .1 6 8 .1 .1 00:/root/。
2 . 将单个文件从本地复制到远程机器。
例如,将/home/administrator/Desktop/old/driver/test/test.txt复制到远程机器的/root目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cp /home/administrator/Desktop/old/driver/test/test.txt root@1 9 2 .1 6 8 .1 .1 00:/root/。
实际上,上传文件和文件夹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参数-r,这与cp和rm命令的参数使用方式类似,只是在复制文件夹时需要加上-r参数。
3 . 从远程机器下载文件或文件夹。
例如,将1 9 2 .1 6 8 .6 2 .1 0机器上的/root目录下载到本地机器的/home/administrator/Desktop/new目录下,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cp -r root@1 9 2 .1 6 8 .6 2 .1 0:/root/ /home/administrator/Desktop/new/。

Linux系统之间拷贝文件的方法总结

在Linux环境下进行文件传输,有若干高效手段可供选择。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操作方式:
1 . 结合tar和管道的高效文件传输
打包传输:当涉及大量中小文件时,可以先利用tar进行压缩,再与netcat命令配合,实现机器间的快速数据传递。
例如,从机器A向机器B传输数据:在机器A上执行tarcf-/tmp/test/|ncB IP 5 5 5 5 ,在机器B上运行nc -l 5 5 5 5 |tar -C/tmp/test/-xf-。
此外,tar也可与ssh或scp结合使用,以实现远程复制和解压缩。
例如,使用ssh方式:tar -cf-/tmp/test|ssh USER@B IP cd /tmp; tar -xf-;使用scp方式:tar -cf-/tmp/test|scp USER@B IP:/tmp(请注意,此方法需要手动解压)。

2 . 利用cp和mv命令进行本地复制
本地复制:对于本地文件或目录的复制,cp和mv命令是首选。
cp用于复制,而mv则用于移动(相当于剪切)。

保留文件属性:在执行cp命令时,可通过-p参数保留文件属性(如权限、所有权、时间戳等),通过-R参数实现递归复制目录,或使用-a参数(等同于-dR--preserve=all)以保留所有可能的属性。

3 . 复制目录与文件属性
递归复制目录:使用cp -R或cp -a可以实现目录结构的递归复制。

保留链接与特殊属性:通过cp的--preserve选项,可以指定需要保留的特殊属性,如链接、扩展属性等。

4 . 监控复制进度
脚本监控:在处理大量小文件复制时,可编写简单的脚本以跟踪进度。
例如,通过for循环遍历目录中的每个文件,并使用cp命令进行复制,每次复制后输出一条进度信息。

5 . 选择恰当的工具与技巧
考虑工具适用性:在执行复制任务前,先考虑所选工具是否真正适用于当前任务。
例如,在处理大量小文件复制时,tar与管道的组合可能比单独使用cp更为高效。

查阅帮助文档:大多数Linux命令均提供详尽的帮助文档,查阅这些文档有助于了解更多使用技巧和选项,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Linux系统之间拷贝文件的方法总结

Linux系统间的文件传输方式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常见方法:
1 . cp和mv命令:主要用于本地环境下的文件复制与移动。
若需处理大量文件,尤其是文件体积不大时,效率可能不太理想。
但通过合理运用参数,如用-r进行目录递归拷贝,-p保持文件属性,-d处理链接文件,或-a保留所有文件属性,能有效提升操作效果。

2 . tar工具打包传输:先使用tar对文件或目录进行打包压缩,再进行文件传输。
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解压缩恢复原文件。
此方法可通过管道实现打包、传输和解包的流水线操作,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3 . nc命令与tar结合远程传输:在目标机器上启动netcat(nc)监听特定端口并准备接收数据,同时执行解包操作。
源端则使用tar打包文件,通过nc发送至目标机器指定端口。

4 . scp或ssh结合tar远程传输:在源端,使用tar打包文件后,通过scp或ssh协议直接将文件传输至目标机器。
在目标端完成解包操作即可。

5 . 直接使用cp命令本地快速拷贝:对于数量较多但体积不大的文件,直接使用cp命令可能更高效。

6 . 脚本监控大量小文件拷贝:针对大量小文件的拷贝任务,编写脚本逐个文件传输并实时输出进度,有助于管理和监控整个传输过程。

7 .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巧:在开始文件拷贝之前,评估并选择最适合当前需求的工具和策略。
探索不同的工具组合和方法,查阅相关文档,往往能发现更优的解决方案。

重点提示:
本地拷贝:优先考虑使用cp和mv命令,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远程拷贝:推荐使用tar结合nc、scp或ssh,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

脚本监控:对于大量小文件的传输,利用脚本监控进度是有效管理手段。

linux下如何做到自动远端拷贝文件

在Linux环境下,若想实现文件传输自动化,scp与expect联手是个不错的选择,能省去手动输入密码的麻烦。
scp主要用于安全文件传输,但一般得手动输入远程服务器的账号密码。
而expect则能自动完成这一步,让文件传输更省时省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确认你的系统已经安装了expect。
如果没有安装,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包管理工具来安装。
比如,在基于Debian的系统上,输入以下命令即可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expect。

接下来,创建一个expect脚本文件,比如命名为copy.sh。
在这个脚本文件里,写下如下内容:
bash !/usr/bin/expect spawn scp /path/to/local/file username@remote_host:/path/to/remote/directory expect "password:" send "your_password\r" expect eof
然后,给你的脚本文件加执行权限:chmod +x copy.sh。

最后,运行你的脚本,文件就会自动传送到远程服务器了:./copy.sh。

用这个方法,文件传输变得简单高效。
不过,虽然expect能自动输入密码,但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所以,使用时要注意网络环境的安全,并定时更改密码。
也可以考虑用SSH密钥认证,这样更安全。
如果系统已经设置了SSH密钥对认证,那么直接修改scp命令,用公钥认证替代用户名和密码,文件传输也能无需密码完成。
总而言之,scp和expect的结合,为Linux系统下的文件自动远程拷贝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