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经典三分区方案是什么?

Linux通常有三个分区:1.引导分区是存储引导过程中使用的内核和文件的分区,是Linux启动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2.交换分区是虚拟内存分区的作用Linux下是在使用物理内存后,将磁盘空间虚拟化以供使用。
它称为根分区。

linux磁盘分区的Linux磁盘分区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先分隔物理地址,然后在分区上创建目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所有路径都是从盘符开始的,如C://programfile。
Linux则相反。
它首先有一个目录,然后将物理地址映射到该目录。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所有路径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
Linux默认可以分为3个分区,分别是boot分区、swap分区和root分区。
无论是Windows操作系统还是Linux操作系统,每个分区都可以有不同的文件系统,如FAT32、NTFS、Yaffs2等。
(1)Boot分区该分区对应/boot目录,约100MB该分区存放Linux的Grub(引导加载程序)和内核源代码。
用户可以通过访问/boot目录来访问该分区,也就是说,用户对/boot目录的操作就是对分区的操作。
(2)交换分区该分区没有对应的目录,因此用户无法访问。
Linux下的交换分区是虚拟内存,当系统内存空间不够时,虚拟内存用于先将数据暂时存放在交换分区中,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将数据转移到内存中执行,虚拟内存内存内存只是临时存储数据,并没有在这个空间中实现。
ps: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指将硬盘上的某个区域模拟为内存因此,虚拟内存的实际物理地址仍然在硬盘上虚拟内存,或者说交换分区,只能被系统访问,其大小是物理内存的2倍。
(3)根分区在Linux操作系统中,除/boot目录外的所有目录都对应该分区。
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访问除/boot目录之外的所有其他目录来访问该分区。
注意!!!(1)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分区。
修改后的分区中,同一目录下的文件可能位于不同的分区中,例如/home目录有a、b、c。
目录下,这三个目录下可以挂载不同的分区,且该操作是允许的。
(2)逻辑分区的数量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第5到63个),而SATA硬盘有11个逻辑分区(第5到63个)。
5)。
至15)。
(鸟哥版)不过,根据最新的Linux内核技术规范中的指示,逻辑分区可以是无限的。
<1>硬盘上至少有1个主分区。
<2>逻辑划分不能再分开。
(3)Linux分区目录与盘符的关系:如果硬盘安装在IDE1主盘上,用户想将其划分为6个可用的硬盘分区,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使用3个主分区和3个逻辑分区方法二:使用1个主分区和5个逻辑分区当然,只要满足上述规则,安装Linux时默认分为三个。
分区为/boot分区、根分区和交换分区。
这三个分区对应的驱动器号为hda1、hda2和hda3。
(4)Linux允许使用fdisk-l命令和df-h命令来查询其硬盘分区。
其中df无法显示交换分区大小。
[root@localhost/]#df-h已用文件系统可用容量%挂载点/dev/hda28.8GB3.1GB5.3GB38%/(根分区)/dev/hda199MB9.2MB85MB10%/boot(启动分区)(5)PC盘下,A、B不存在这两个盘类似于Linux下的hda1/hda3,C盘与hda2、D、E、F盘类似。
与hda5、hda6、hda7相同。
(6)交换分区与盘符不匹配。
(7)如果硬盘的MBR损坏,该盘就不能再作为启动盘使用,而只能作为数据盘使用。
由于MBR位于硬盘的开头,用户无法使用通过软件修复,也不能跳过开头如果硬盘中间磁道损坏,用户可以通过软件修复或跳过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