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交换空间介绍

交换空间是Linux系统中用于扩展可用虚拟内存量的机制。
它可以用于硬盘驱动器的专用分区或普通文件。
Linux系统中的内存主要有两种类型:RAM和硬盘。
RAM是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使用的数据和程序,而硬盘是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当RAM空间不足时,内核会将一些内存页交换到硬盘的交换空间中,以释放RAM空间。
该进程由内存管理器检测并执行。
当内存压力解除后,交换页将再次被分页回RAM中以供使用。
使用交换空间可以显着提高系统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多任务时。
交换空间的大小应根据系统内存容量和要求进行调整。
通常,建议的交换空间大小是系统RAM的两倍。
然而,随着RAM容量的增加,交换空间增益会变小。
对于具有大量RAM的系统,增加交换空间实际上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因为系统频繁地在RAM和交换空间之间交换页面。
Linux系统提供两种类型的交换空间:交换分区和交换文件。
交换分区是通过mkswap命令创建和管理的磁盘分区。
交换文件是预先分配定大小并通过mkswap命令配置为交换空间的普通文件。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交换文件,但建议使用交换分区,因为它更稳定可靠。
当系统频繁地在交换空间和RAM之间交换时,系统可能会表现出显着的性能下降,这称为抖动。
振荡现象包括CP​​U负载异常增加、硬盘活动频繁等。
解决方案包括增加交换空间、添加更多RAM或优化应用程序性能。
要确定交换空间的适当大小,请考虑一些经验规则或特定于系统的建议。
一般情况下,交换空间大小应与系统RAM容量相匹配,以保证RAM满时系统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交换空间的大小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和性能目标适当调整。
对于安装了Linux系统的计算机,如果需要增加交换空间,可以通过修改分区表并重新配置交换分区来实现。
这个过程包括关闭所有应用程序,确认有足够的磁盘空间,使用fdisk创建新的交换分区,将分区类型更改为Linux交换分区,写入分区表,强制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以及配置FSTAB文件以指向新的交换分区。
如果您的系统使用LVM,则只需增加LVM卷组中交换卷的大小即可扩展交换空间。
简而言之,交换空间是Linux系统中管理内存资源的关键机制。
正确配置和管理交换空间可以显着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根据系统要求和内存配置,合理选择和调整交换空间大小,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

如何在Linux系统中永久禁用交换分区

Swap在Linux系统中用于在物理内存不足时扩展RAM内存,但其传输速度和访问时间通常低于RAM。
传统硬盘的旋转速度导致交换空间性能低于RAM,而在具有高速SSD硬盘的较新机器中,保留VERTO分区可以提高访问时间和传输速度,但性能仍然低于RAM。
建议在RAM超过4GB的系统上,交换空间应设置在2或4GB之间。
如果服务器有足够的RAM内存或不想使用交换空间,最好禁用交换空间。
要检查Linux系统上的交换空间,首先使用“命令free”来识别拥有VERTO分区的分区。
“lsblk”命令可以搜索并识别“分区”。
禁用交换空间的命令是“swapoff”。
永久禁用交换空间,编辑文件`/etc/fstab`,通过在其前面添加#符号来旋转并注释该行,然后重新启动系统以应用新命令。
系统重新启动后,使用`free`命令确认VERTO区域已被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