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创建新磁盘分区步骤

初步研究:与Ubuntu/Win等桌面发行版不同,Linux系统通常不会主动挂载U盘,因此插入U盘时不会有任何提示。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U盘被系统识别呢?那么就只能看到系统日志信息了,当一个硬件设备被系统识别出来后,就会在日志中留下痕迹,可以看到,系统识别出了金士顿U盘,并将其识别为一个文件。
文件sda该文件中只有一个磁盘分区,就是sda1,由于插入了USB设备,还可以使用lsusb/lsblk查看拔插后的设备信息,会发现有新添加的块。
相当于金士顿USB闪存驱动器。
图中的sda只是系统识别的设备文件,但它并没有挂载到系统目录树中,默认是不可访问的。
我们可以使用fdisk来详细查看sda的文件信息。
使用dos分区表,即MBR,文件系统为fat32,单个分区,最小扇区为512字节。
创建分区并初始化分区表进行分区的前提是磁盘已经有分区表考虑到MBR已经是很旧的分区表了,这里我们尝试在U盘上使用新的GPT分区表:gdisk命令模式,输入o命令删除磁盘上的所有分区,并将默认的msdos分区表更改为gpt分区表。
再次输入p命令。
注意:图中有提示:此选项将删除所有分区并创建新的保护性MBR。
继续?(是/否):是一些旧的MBR工具无法识别新的GPT分区表。
为了防止将其视为未分区的磁盘,会在磁盘前面创建一个受保护的MBR,以跳过MBR实用程序的错误识别。
创建子分区,类型为8300Linuxfilesystem/0700Microsoftbasicdata/8200Linuxswap。
创建第一个分区:由于磁盘没有分区,因此是第一次创建。
默认选择起始扇区号,选择结束扇区。
5G空间的地址扇区是Linux文件系统的标准类型。
继续创建第二个分区:此时默认为分区2,起始扇区号选择默认(即分区1之后的第一个扇区),结束扇区选择为9G空间的地址扇区,并通过L命令查询类型,选择Windows文件系统。
最后创建第三个分区:创建完成后,此时U盘的分区表现如下:除了形状像U盘外,磁盘分区与电脑内置磁盘非常相似。
最后,不要忘记输入w保存您的设置。
然后使用lsblk检查磁盘的新分区。
此时,磁盘上的三个分区已被系统检测到,但仍默认未挂载,因此第四列中的MOUNTPOINT为空。
上面写的是创建文件系统:我在创建文件系统时,尝试在分区1创建vfat文件系统,仍然被系统正常识别,于是我就想:创建分区时,需要输入分区类型,并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执行此操作时,还必须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我看到了部分网友的回复,个人认为这个解释比较有道理。
为分区1创建xfs文件系统。
当前的Raspberry系统默认不支持xfs类型的创建您需要先安装xfs实用程序sudoaptinstallxfsprogs。
为分区2创建vfat文件系统。
为分区3创建交换分区要创建交换分区,请使用mkswap命令。
分区创建后挂载U盘分区文件系统创建完成后,必须将分区挂载到系统目录下,以便可以访问磁盘中的数据。
挂载文件系统,首先创建两个空文件夹,然后使用mount命令挂载它们,最后使用df(devicefree)命令查看挂载设备的信息。
这时,我们就可以从分区中读取数据了。
从应用层的角度来看,flash/u1flash/u2只是两个普通的文件夹,不需要关心它们与U盘的两个分区有关联。
交换分区挂载交换分区仍然是唯一的,并且使用唯一的命令来操作。
小测试——比较分区数据传输速度这个测试使用了强大的dd命令。
一般的测试方法是:复制一个256MB的文件到分区,比较两个不同文件系统分区的传输速度。
乍一看,使用mkfs默认配置创建的两个分区中,xfs在这块金士顿U盘上的表现比vfat要好。
欢迎评论和交流。

如何在Linux系统上添加新的磁盘

Linux系统添加新磁盘的过程如下:首先,重要说明:本文仅解释如何创建新分区,不讨论扩展分区或其他选项。
使用fdisk工具进行操作。
它是Linux系统的命令行硬盘和分区管理工具。
1.打开终端,使用fdisk命令查看当前分区状态并确定硬盘类型。
例如,虚拟磁盘显示为/dev/xvdc,物理磁盘显示为/dev/sda。
2.决定要对哪个硬盘进行分区,例如/dev/xvdc,然后使用“n”选项创建新分区。
3.选择创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请注意,主分区的数量通常限制为4。
默认创建主分区,并输入数字1。
4.分配分区。
对于新磁盘,通常选择默认值并分配第一个扇区。
如果要扩展分区,则在前一个分区的最后一个扇区加1。
5、建议添加前缀+,避免出现超出范围的错误。
然后保存更改并退出fdisk。
6.使用mkfs命令格式化新分区并确保磁盘可供系统使用。
7.将新分区的挂载信息添加到/etc/fstab文件中,以便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步骤,您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fdisk创建新分区并将其挂载到Linux系统上。
谨慎操作,欢迎您的反馈和建议。
作者的专业背景包括IBM-AIX、Solaris和HP-UX平台以及存储技术ONTAP、OneFS和Oracle数据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