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6 双网卡怎样改变默认路由

服务器配置中,本机配备了内外两个网络接口。
访问互联网时,内网接口需通过公司账户验证,而外网接口则无需登录。
目前,系统的默认路由指向内网。
为了查看当前路由配置,可以执行“route”命令。
若需移除默认路由,可使用“routedel default gw 0.0.0.0”命令。
随后,通过“route add net 0.0.0.0 gw 1 9 2 .1 6 8 .5 .1 ”命令设置新的默认路由。
完成这些步骤后,执行“wget www.sina.com.cn”命令,即可成功获取网页内容。

centos双网卡绑定mode哪种好些

CentOS系统中的双网卡绑定支持七种不同的工作模式,编号分别为0至6 以下是各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

模式0(balance-rr):在此模式下,网络流量通过轮询机制在各个链路间均匀分配,实现带宽提升及故障转移功能。
若某链路故障,流量会自动切换至其他正常链路。

模式1 (active-backup):这是一种主从备份的容错策略,主链路负责所有流量,而从链路则处于待命状态。
一旦主链路失效,从链路将接替其工作。

模式2 (balance-xor):此模式需交换机支持,用于确保特定对端流量始终由同一接口发出。
在本地网络配置下效果显著,但在网关配置且只有一个网关时,其作用有限。

模式3 (broadcast):报文在此模式下被复制并发送至绑定下的两个接口。
尽管该模式具备良好的容错能力,但资源消耗较大,适用于对网络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行业。

模式4 (IEEE8 02 .3 ad动态链路聚合模式):需交换机支持,遵循IEEE标准,支持自动配置,仅需对交换机进行少量手动设置。

模式5 (自适应传输负载均衡模式):通过均衡对端的外出流量,网关配置下所有流量由单一设备发送,本地配置下智能均衡多个本地网络对端,防止流量集中。

模式6 (网卡虚拟化方式):包含balance-tlb模式,并针对IPv4 流量增加接收负载均衡(rlb)功能,无需交换机支持。
通过ARP协商实现,将ARP应答中的源硬件地址修改为某个slave的唯一硬件地址。

选择何种模式需考虑实际需求及交换机支持情况。
模式0和模式1 较为常见,而模式6 无需交换机支持,同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负载均衡方法。

centos7双网卡配置静态路由

好的,请看:
关于路由器的设置,核心步骤是:将网线(通常指接入端/线缆)连接到路由器的相应接口上。
然后,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通常通过浏览器访问),根据说明书或提示开启其无线功能。
具体操作细节,参照随附的指南或文档即可。

CentOS下双网卡主备模式配置详解

1 . 了解一下,用两块网卡搞个主备模式,一块挂了另一块立马顶上,保证网络不中断,访问继续顺畅。

2 . 实现步骤: 2 .1 . 先看看网卡信息,用个命令:ifconfig -a。
2 .2 . 接着改改网卡配置文件,先转到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录。
把 ifcfg-eth0 这个文件改改,确保里面这几项是对的:TYPE=Ethernet、BOOTPROTO=dhcp、ONBOOT=yes、MASTER=bond0、SLAVE=yes。
如果 ifcfg-eth1 还没搞,也照着这个样子改。
2 .3 . 然后是虚拟网卡文件的配置,新建个文件叫 ifcfg-bond0,里面填上这些内容:DEVICE=bond0、TYPE=Ethernet、ONBOOT=yes、BOOTPROTO=none、IPADDR="1 9 2 .1 6 8 .1 3 7 .2 4 3 "、NETMASK="2 5 5 .2 5 5 .2 5 5 .0"、GATEWAY="1 9 2 .1 6 8 .1 3 7 .1 "、DNS="1 9 2 .1 6 8 .1 3 7 .1 "、NAME=bond0、BONDING_OPTS="miimon=1 00 mode=1 "。
注意,如果是虚拟机的话,BONDING_OPTS 里还得加个 fail_over_mac=1 其他的 IPADDR、NETMASK、GATEWAY、DNS 就按你的网络环境来设。
2 .4 . 重启一下服务,用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或者 reboot 重启下服务器。
2 .5 . 查看状态,用 ifconfig 看看主备信息。
2 .6 . 测试一下,把 eth0 关闭,用 ifconfig eth0 down,然后 ping 下那个 IP 看能不能通。
看看主备是不是自动切换了。